投资 干货 消费 评论 学院 滚动
风投 科技 创业 业内 要闻
【理通三迤】民主生活会要“耐人寻味”
发布日期: 2022-01-08 06:40:25 来源: 云南网

作者:王善美

民主生活会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方式,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一大法宝。党员干部要坚持问题导向,开出“苦味”“辣味”“咸味”,让民主生活会“耐人寻味”,从而达到“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治治病”的良好效果。

查摆问题要有“苦”味,多做“平时功”。“苦”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在批评与自我批评时要用心良“苦”。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要在查摆问题、剖析根源、实事求是上下功夫。为此,要充分做好会前广泛听取意见,深入交心谈心,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时不大而化之、隔靴搔痒、避重就轻,这样才能让问题查摆得准、原因分析得透、整改措施制定得实,才能找到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突破口,让人“心服口服”。

批评指正要有“辣”味,确保“辣出汗”。“辣”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在批评与自我批评时在内容上要下“鲜料”,在力度上要下“重料”。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要克服“老好人”思想,把“丑话”说在前面,做到“哪壶不开提哪壶”,不能碍于情面讲套路话,也不能公报私仇、“乱扣帽子”,要实事求是、严肃认真,多提一些有“辣味”的意见,多讲一些有“刀锋”的想法,在批评中不断展真情、促提升,让民主生活会真正“有滋有味”。

督促整改要有“咸”味,切忌“走过场”。“咸”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在提出批评前要注意方式方法,注重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达观点,评出“咸”味。开好民主生活会最忌讳的就是会上表态“千万言”,会后落实“一溜烟”。民主生活会不是“例行公事”,不能一开了之,要做好“后半篇文章”,坚决防止说归说做归做、只出题不答题的现象出现。要直视问题、刀刃向内,在“常”和“长”上下足功夫,切实做到整改效果“不打折扣”“不走过场”。

24小时热点 精彩推荐
资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