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面对孕妇急需核酸报告申请住院,还是面对市民关于被困宠物猫投食的求助,深圳市卫健委两度以一句霸气直率的“电话发我”,频频登上热搜,这也成了2022年开年最热的词之一。
当全网为其感动“打call”,深圳市卫健委宣教处处长王岭早前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坦然回应,“这是服务型政府应该做的,当时只想尽快帮助市民解决问题”——言语朴实无华,“服务型政府”的概念也随之被带火。
澎湃新闻发表评论称,当听见或看见民众的救助和其他诉求时,一上来就是想着解决问题,简单直接,这才是真正的把民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才会有温度散发出来。温度不仅藏在每一个用心呵护的细节中,也彰显于科学化、人性化的应急机制和流程中。每个地方都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性要求,来打通、完善自己的“绿色通道”。
“一句‘电话发我’胜过千言万语。”奥一新闻评论称,我们不知道何时能真正结束疫情,我们也不知道下一秒谁又会遇到困难,但一次次从市民的真正需求出发,从疫情防控的实际情况出发,就是对深圳疫情精准防控的最好注解。
红网评论将深圳市卫健委此举称为“是在当前这个疫情形势日趋复杂的关头给百姓吃下了颗定心丸”,并表示“被网友戏称‘霸道总裁式的回复’折射出的是一座城市的温度,它的底气和自信来源于城市成熟的管理模式和整个部门体系的强大的担当能力。”
不过,红网评论亦指出,此次回复应是流程以外的“应急活动”,这样的特例特办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科学的制度出台和流程的优化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除了特殊时期的“电话发我”,疫情期间保障常规的就医渠道畅通是关键。
“深圳卫健委”微信公众号日前也发布文章称,这两天,“电话发我”全网刷屏,“服务型深圳”迎来高光时刻。
“但通过公众号向小编求助毕竟不算一个常规渠道。如果人人都‘电话发我’,小编也怕被‘孕妇’们的老公‘追杀’。”公众号小编开起了玩笑,续说“那不找小编还可以找谁?直接找医院!疫情防控期间,深圳已及时拿出一系列常规的硬招实招,来保障市民的就医服务。”
例如,在检测核酸时,深圳采取就医者与筛查者分开的方式——为使就诊者尽快获得核酸检测结果,全市各医院设置了醒目标识,在核酸检测处分开“就医人员核酸检测”与“普通核酸检测”通道。就诊就医人员分开采样、分开上机、分开上传,禁止与普通核酸检测人员混合上机检测。
至于血透患者,每个人都被安排得妥妥的——对各封控区、管控区域的血透患者进行统计,一是原医疗机构安排单间透析或者收治入院,二是协调到其他医疗机构透析,保证透析患者的救治。
至于急诊孕产妇等,则设立入院“绿色通道”——对孕产妇、新生儿以及放化疗等肿瘤患者等急需就医的,深圳市卫健委要求各医疗机构建立紧急救治应急机制,做好转运和接诊过程中的规范防护、转运路线设计和消杀,落实院内院感防控措施,确保就诊救治需求得到充分保障。
人民日报发表评论称,在环环相扣的链条上,要想解决问题,不能单靠一方用力,而应在形成机制保障前提下各方一起发力。当建立起一套完整、成熟、顺畅、高效的机制时,常规问题就能轻松化解,复杂问题可协调化解,特殊问题则特殊对待,紧急问题也能从容应对。这对很多地方来说,仍然是一堂需要补在平时、用在日常、练在当下的必修课。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发表评论称,从深圳市卫健委的回应和行为来看,的确反映了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要求,即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切实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要将公共服务提供和疫情防控结合起来,充分认识到非常态时期特殊群体对公共服务的迫切需求,并通过及时、有效、精准、贴心的方式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我们也期待更多城市的政府能够回归政府职能本位,更加重视服务型政府建设,共同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