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干货 消费 评论 学院 滚动
风投 科技 创业 业内 要闻
在京定居台商撰写千字家书,向海峡对岸的94岁父亲寄送思念
发布日期: 2022-02-04 21:05:08 来源: 澎湃新闻
王祖德将陪伴父亲骑脚踏车的画面制作成了视频,发在朋友圈中。  视频来源:受访者提供(00:17)

看到春节期间在网络上掀起热潮的“穿越海峡的新春祝福”活动,一种强烈的思亲情绪在58岁的台湾商人王祖德的内心涌动。

王祖德和妻儿已经在北京定居近十多年,94岁的父亲在台北的家中。疫情的阻隔使今年的春节,成为他为数不多的没回到台北陪伴父亲度过农历新年的一次。

2月3日,大年初三。尽管和父亲通完视频电话,但对他的挂念还是让王祖德辗转难眠。他坐在窗前,敲写出了一封“家书”,发在朋友圈中。

其实这并不是一封格式规范的书信体家书,这更像是王祖德的独白,但字里行间,全都浸满了对父亲的思念。

他在文字中回味着去年十月休年假,回台北陪伴父亲的那段时光。他说,父亲个性乐观开朗,身体健康硬朗,休假期间,他一有空就给他做饭吃,“老爷子的胃口好,食量也很不错,每餐都能吃得干干净净。”

王祖德的父亲爱喝咖啡,爱吃美食。   本文图片均为 受访者供图

王祖德和父亲

他们父子二人常常一起去散步遛弯,他还陪父亲骑脚踏车,参加亲戚聚会,吃美食、喝咖啡等等。

“这两个多月的父子共处之乐足以弥补这次春节不能与父亲共聚一堂,承欢膝下的失落感。”王祖德写道。

因为工作的缘故,王祖德不得不在12月底与父亲作别,返回北京。回到北京后,妹妹给他打电话说,“爸爸在车上跟她说,我在台北陪他的这一个多月是他这么多年来感到最快乐的时光。说到此处时我和妹妹在电话中都啜泣沉默不语。”

兄妹三人与父亲的合影

回京后在酒店隔离期间,父亲每天都会和王祖德通微信电话,为他加油,还称赞他打发时间时写的毛笔字越来越进步了。“在父母的眼中我们永远都像个孩子。”

王祖德在美国的大学读完研究生后曾返回台北工作过一段时间,直至1998年,一次偶然的工作机会,让他决定北上。“我的父亲母亲都非常支持我来大陆,一直鼓励我,好男儿志在四方。”

实际上,王祖德从学生时代就很想来大陆看一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他在台北读书时的老师,“他对于大陆改革开放的描述,和对两岸未来的积极评价,都让我对于去大陆发展充满希望。”

王祖德说,父亲17岁离开故乡,在时代的浮沉之下辗转各地,最终因战乱前往了台湾。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阔别故乡多年的父亲,终于回到浙江丽水的老家探亲,见了很多曾经的亲人朋友,大家相见时非常欣喜激动。这也让王祖德对于大陆的情感更加浓烈。

于是,1998年,他正式来到大陆工作。初来大陆的时候,他和家人联络都是通过打电话,很难看到对方的面容,所以那时候他只要有假期,就一定要飞回台湾。“那时候还没有直飞的飞机,需要在香港转机,要在路上花费很长的时间。”

2000年,王祖德与隔着海峡恋爱多年的台湾女友结婚,随后不久继续返回北京工作。2007年,太太和儿子一起来到北京,一家三口自此在北京定居,直至现在。

此前多年间,王祖德一直在知名广告公司工作,直到2016年开始创业,现在从事品牌咨询顾问的公司业务。儿子也已经长大成人,正在昆山读书。

已在北京定居的王祖德一家三口

这个春节,没能回去台北,一家三口在北京家中一起度过除夕夜。今年春节,他们自己烹制了年夜饭,都是台湾家乡菜,有鱼丸、虾蟹、卤味等等,但因为不擅长包饺子,只好买了速冻饺子。

“和父亲视频的时候,他晒给我他们的年夜饭,太丰盛了,我好羡慕。”王祖德说,父亲虽然已经94岁了,但还能非常熟练的使用微信,经常在群里和大陆的亲人们聊天,给大家展示自己的生活。

父亲在微信中向人在北京的王祖德晒出美食。

不知不觉间,写完最后一个句点,这封题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家书”已经千余字。

“希望全球的疫情尽早完全可控,让我们随时随地拥抱最亲爱的人,想走就走去见最思念的人。”王祖德在“家书”中写道。

“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家书”发布之时,已是深夜。

关键词: 家书 千字 台商
24小时热点 精彩推荐
资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