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干货 消费 评论 学院 滚动
风投 科技 创业 业内 要闻
共同守沪|安徽援沪医护:用不了多久,繁华的上海一定会回来
发布日期: 2022-04-14 09:05:13 来源: 澎湃新闻

谈飞飞  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逆行出征,共同守“沪”。面对严峻复杂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势,来自全国各地的援沪医疗队与上海本地医疗队伍携手,努力救治感染者,与病毒进行赛跑。

“85后”护士谈飞飞是安徽援沪医疗队的一员。4月2日,作为安徽援沪医疗队的一部分,她所在的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派出57名医护工作者出征上海,正式进入崇明花博园复兴馆方舱医院D区开展医护工作。4月13日,利用换班休息的时间,谈飞飞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讲述了她在上海抗疫一线的真实经历。

口述人:谈飞飞

安徽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神经内科主管护师、安徽援沪医疗队队员

仅用三分钟便做出援沪决定

我叫谈飞飞,来自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神经内科。从事医护工作13年,这还是我头一次跨省参与医疗援助工作。

出发前两天的晚上,我在家里接到了医院的电话。“上海疫情严峻,医疗资源告急,我们要派人去支援。你能去吗?要快做决定。”当时,老公在我身边,听我说了情况后,表示了理解和支持。于是我就用了三分钟时间便做出了去上海支援的决定。

说来也巧,虽然已经有20年没来过上海,但小时候我曾经在闵行区念过两年小学,平时也经常从电视、网络上看到上海的城市面貌,因此我对这座城市并没有太多的陌生感。4月2日那天,我们一行50多人坐了8个小时的大巴从芜湖到了上海。当车辆驶入上海城区后,我们发现昔日热闹的大都市竟然异常安静,路上已经没有了多少车辆和行人,这也让我们开始意识到疫情的严峻性。

到达崇明花博园复兴馆方舱医院后,我们很快便进入了战斗状态,投入到方舱启用前的紧张准备工作中。

4月6日下午,我们接管的崇明花博园复兴馆方舱医院D区正式开舱,首批118名患者入住。次日夜里,我们又密集接收了500多名病人。

我们所在方舱D区目前已收满692个病人(截至4月12日数据),医护实行每天六组轮班倒,每组队员由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和宣城医院的10名护士、2名医生构成,虽然来自不同的医院,彼此之间并不熟悉。但因为有着共同的目标,大家的协作也十分默契。

我被任命为所在小组的护士组长,每天进舱前、出舱后都要多花半小时的时间做相应的准备和总结工作。每天从酒店出发后,我开始和上一班次的老师进行交接班,人数、物品、药品、特殊病情变化等各项内容详细交接之后,队员们根据各自的分区开始有条不紊的工作,发药、测量生命体征血氧、巡视病房、完成全员信息的再次核对,这便是方舱工作的日常。

4月12日,最高气温已经达到30度,晌午12点我和队员们顶着骄阳准时进入方舱,开始了新一轮的战斗。炎炎烈日炙烤着大地,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仿佛整个人都置身于蒸笼中,还没开始交班,汗水顺着额头如雨水般不停滴落,刺痛到眼睛都无法睁开,慢慢深呼吸稳定自己的情绪。

给患者“拉群聊”,医护服务“不掉线”

在我们负责的病区中,病人年龄的跨度从7岁到70岁,其中还有部分回民和两位外籍人士。正因为他们个体差异较大,所以更需要医护人员悉心的关怀和照顾。

记得刚开舱没多久,有一位上海籍的男性患者前来反映,他的妻子也在复兴馆方舱医院治疗,但被分在了不同区域,他希望能把床位调到妻子旁边。

在方舱调床位不是搬运物品那么简单,需要在计算机后台进行一系列调整。那时候大家对系统都不是很熟悉,没有当即帮他办成。后来虽然当班的医护人员交接班了,但这件事大家一直记着,经过努力和协调我们终于把他们夫妇的床位安排到了一起,这对上海夫妻也一再表示感谢,称赞安徽医护是好样的。现在大家对调床的操作已经很熟悉了,只要患者有需求提出,在条件可以满足的前提下,我们很快就能办成。

同组的医护都记得,有一位20多岁的小伙子总喜欢在护士工作站前徘徊。后来我们了解到,他是一个人在方舱治疗,不认识其他病友,内心还是充满焦虑的。为了让他放宽心,我们的组员主动和他加了微信,没事也会去找他聊天。同事们还把自己的午餐肉带给他吃,希望他补充营养,增添信心。小伙子很关心自己什么时候可以出舱,几乎每天都要来问一次。我们也向他保证,每次核酸结果出来医护们都会第一时间通知,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走出舱的流程了。

还有一位女患者,是我们芜湖人,她看到我们的防护服上写着“弋矶山医院”,便兴奋地跑来找我们,原来她曾在我们医院住院治疗过,对当时的服务和照顾称赞有加。在异乡,尤其是这种特殊的环境下,我们能有缘相遇,又能相互托付和信任,确实让大家感到非常亲切。

为了及时服务每一位患者,我们把D区的病人分片拉进了微信群。大家有什么问题随时都可以在群里向医护队员们提出,这种“不掉线”的交流当时也让方舱内的氛围变得自然、融洽。

谈飞飞在为方舱内的患者测量血压。

除了治疗,更多的患者平时和我们沟通更多的可能还是物资上的需求。有的患者没带短袖衣物,还有的患者想要纸尿裤和洗衣粉。除了按流程向上级反映患者的诉求,队员们也在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患者的实际困难。有患者提出想要牛奶和水果,医护们便会把自己所在酒店赠送的水果和牛奶打包带到方舱,分发给儿童和老年患者。

谈飞飞(右)在和同事为女性患者讲解乳腺癌自检方法。

不少患者入住方舱后,因为没事可做往往会长时间躺在床上玩手机。为了充实他们在方舱医院的集体生活,我和组员们也一直在琢磨如何组织大家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正好我们组里的护士胡梦玉来自医院的甲乳科,她提议可以针对女性患者办一次防治乳腺癌的小讲座。

经过简单的策划,4月12日,“方舱女性小讲堂”的第一讲便开始了。由于条件的限制,我们用硬纸板DIY了一个“乳房”的结构图,由胡梦玉带领我们对舱内的女性病人进行宣讲,向大家普及如何通过乳腺自检这一简单易行的方法,提早发现并预防这一威胁当今女性健康的“第一杀手”。

虽然条件简陋但我们的小讲堂还是吸引了很多病人驻足,甚至不少男性病人都跑来听,他们还称赞我们讲得好,说学会了要回家教老婆。我们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女性远离乳腺癌、拥抱健康。

放慢脚步,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在这样特殊的环境下,再平凡的事都会变得不简单。平时护士们在医院都习惯了雷厉风行,走路往往飞快。平时下班和老公一起散步,他总会抱怨我走得太快让他赶不上。但来到方舱后,总有队员会不时提醒“走慢一点,脚抬起来走”。走路不光要慢,更要稳,因为这样不容易把鞋套磨破,避免造成感染,既是对自己也是对队友的保护。

因为在神经内科工作的缘故,我经常面对患中风、偏瘫的病人,这类病人很容易出现紧急状况,因此当出现抢救和突发情况时自己一般都能冷静应对。而这次来到方舱医院,虽然面对的多是轻症患者,少了很多突发的状况,但由于奥密克戎病毒传染性强,我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面对近700名患者,这里的工作强度要比医院日常工作大了许多。能把这些患者照顾好,看他们一个个健康走出方舱,便是我们医护人员最大的心愿。

4月13日上午,我们接管的复兴馆方舱D区首批251名患者已经开始有序出院了。我上午不当班,没有见证这一时刻,有的患者我可能还没来得及熟悉就匆匆离开了。但我相信只用一周时间就能有这么多患者康复出院,接下来的救治工作我们也会更加从容。

来上海后,每晚我都要和老公通个电话。他告诉我,自从我走后,母亲一直放心不下我,但她怕我分心,一直没来告诉我她的担忧,只是悄悄和老公打听我们每天的通话内容,了解我在方舱工作的最新情况。

在我们集结来上海前,我所在的城市芜湖下辖的繁昌区也出现了一轮新冠疫情,当时的形势也非常严峻,我们医院也派出了团队前去支援。13日,芜湖行程码已经“摘星”的消息刷屏了朋友圈,这就说明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相信有那么多人的共同守“沪”,用不了多久,那个繁华的上海也一定会回来的。

关键词:
24小时热点 精彩推荐
资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