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教授团队近日在《柳叶刀》刊发的一项研究表明,在2022年11月14日至12月20日期间,超过90%的本地感染病例涉及北京优势毒株中的两种现有的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亚分支——BA.5.2和BF.7。根据对北京地区COVID-19感染病例的分析,未出现新的COVID-19变异株。
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后的三年时间里,阿尔法(Alpha)、贝塔(Beta)、伽玛(Gamma)、德尔塔(Delta)和奥密克戎等变异株的出现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多轮传播。
自2019年12月以来,研究团队定期收集北京地区输入型病例和本地COVID-19病例的呼吸道样本,并随机选择样本进行分析。在2022年12月之前,未有关于病毒在北京地区本地持续传播的报告。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对北京地区2022年检出的COVID-19样本进行了分析。研究共纳入2881个高质量序列(其中境外输入型病例来自63个国家和地区),在2022年11月14日(感染病例数量开始急剧增加)至12月20日期间,随机选择了413个新样本进行测序。其中350例为本地病例,63例为输入型病例。
对413个新序列的分析表明,其均属于现有已知的COVID-19毒株。2022年11月14日之后,北京地区的优势毒株为BF.7,占本地感染病例的75.7%。另一种奥密克戎变异株亚分支BA5.2占本地感染病例的16.3%。
2022年11月14日之后,北京地区的BA5.2和BF.7有效种群数量均有所增加。BA.5.2有效种群大小在2022年11月14日至25日之间无显著变化,但在2022年11月30日前后急剧增加。与此同时,2022年11月30日前后的BA.5.2感染病例数量也有所增加。自2022年11月14日起,BF.7的种群大小逐渐增加。
研究的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教授说:“鉴于变异株对疫情进程的影响,有必要调查近期调整COVID-19防控政策后是否出现新的变异株。我们的分析表明,两种已知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亚分支(而非任何新的变异株)是北京地区当前病例数激增的主要原因,而且放眼整个中国,可能同样适用。然而,随着COVID-19在中国的大规模传播,我们有必要继续密切监测疫情,以便尽早发现可能出现的任何新变异株。”

-
1曲面显示器怎么选择?曲面显示器和平面显示器的区别有什么?
-
2安卓设备型号和名称可以改吗?安卓手机如何修改手机IMEI串号?
-
3地址和域名是什么关系?互联网域名是商标的一个组成部分对错?
-
4Linux获取文件名称和文件路径并写入txt?linux下exports文件是什么?
-
5如何登录苹果手机邮箱?苹果电子邮件怎么启用?
-
6输入法仅桌面怎么卸载?手机输入法记忆怎么删除?
-
7加密的zlp文件怎么用手机打开?c的快捷键是什么?
-
8手机充电器怎么测好坏?手机充电器电容测量好坏?
-
9如何随意摆放iphone图标?iphone添加图标怎样加手机上?
-
10移动硬盘如何修复?移动硬盘seagate接口坏了怎么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