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了半天的休息,延伸出的消费场景其实不输整天。”赵小姐认为,如果能在周五下午就开始旅程的话,很多旅客就不用坐夜班卧铺或者周六一大早出发,舒适度更高,酒店也可以多一天收入。如果是短途自驾游的话,最近油价也处于低位,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也有从事餐饮行业的工作人员表示,双休日门店的流水是一般工作日的2.5到3倍。增加半天的休息日对于餐饮行业的促进将直接反映在客流人群上。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预计2020年第一季度国内旅游人次下降56%,收入直降69%。苦捱寒冬的旅游业亟待“解冻”。
几天前,中央发文明确规定“全国性文体活动及跨省跨境旅游等暂不恢复”,这也就意味着在未来一段时间,各地都在力推的旅游消费回血,主要游客可能还是来自省内。而每周增加0.5天的时间,恰恰有利于促进省内的中短途旅游。
“如果每周试行2.5天休息制度,会对旅游行业复苏起到积极作用,尤其是能满足短途旅游需求,对周边游复苏有很大促进作用。”中旅江苏国际旅行社产品中心总经理崔健表示,在政策扶持下,随着省内游恢复开放,房车游、乡村游、亲子游有望成“爆款”。
北京工商大学旅游与营销系副教授张运来预测,如果旅行社深挖这0.5天的假期,年度营业额估计会上涨10%-15%。
“996”+没钱,想说爱你不容易
“南京有很多互联网、软件、外包企业都是‘996’,还有的是隔周休息,很难找到一家不加班的。”在南京从事互联网工作的王先生表示,最近已经有很多其他城市的客户跟自己聊到2.5天假期的事了:“有人开玩笑问我,周五下午给我打电话谈到工作算不算加班?”
有网友称,大家都能理解放假之前无心工作的心情。周五下午就放假,恐怕周五上午的工作效率也难以保证。
不过在王先生看来,自己作为私企员工,也实在忍不住会“羡慕嫉妒恨”:“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单位能给双休就谢天谢地了。”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报告,2018年末我国私企数量占比超8成。不少人认为,这项政策目前的最终受益者可能只是工作稳定的少数单位,难以广泛普及。
“目前制约旅游消费需求释放的,不是旅游动机,也不是消费能力,而是休假制度是否能贯彻落实。”北京交通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主任王衍用教授认为,首先要强化全社会依法休假理念,将带薪年休假制度落实情况纳入各地政府议事日程。
“制度是好的,但是钱包里没钱,就是一周放六天假,也是窝在家里睡觉、看剧,心有余而钱不足啊。”有网友认为,一场疫情已经给人们放了个“大长假”,让许多企业“不裁员就不错了”。
捂紧钱包过日子的网友们觉得:我们缺的不是假期而是现金,只有赚了钱才有底气花钱。
弹性休假≠强制消费,莫让好事变了味
根据江西萍乡媒体报道,当地在试行2.5天弹性作息第一周出现了“景区叫座,市民叫好”的场景,游客普遍反映“时间轻松了很多”“没有那么拥挤,停车位也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