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昌平区生态环境局获悉,今年前三季度,昌平区PM2.5累计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9%,在全市排名第四,其中9月昌平区PM2.5累计浓度为17微克/立方米,为历史同期最低。此外,前三个季度,昌平区空气质量累计达标天数为206天,占总天数的75.5%;一级优天数75天。
今年以来,昌平区在全面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推动经济持续恢复的同时,聚焦重型柴油车、扬尘、挥发性有机物等难点重点,按照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并重的原则,在精治、法治、共治上下功夫,不折不扣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任务落实。
近日,昌平区生态环境局联合交通部门在G7京新高速沙河出京方向设立汽车尾气检查点,开展执法行动,对过往重型柴油车进行排气检测,并对发现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据了解,昌平区生态环境局持续加大对移动污染源的执法力度,联合相关部门在重点时间、重点路段开展专项执法检查,通过“环保取证、公安处罚”的执法模式对区域内超标排放的重型柴油车进行查处。
前三个季度,昌平区生态环境局强化移动源监管,共检测各类车辆5万辆次,其中入户检查1.3万辆次,处罚超标车400余辆次,罚款20余万元;配合交管部门开展道路执法检查重型柴油车3.7万辆次,检测超标车1400余辆次;强化部门协作,加大对非道路机械超标排放执法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行为,共检查施工机械700余台次,处罚40余台次,罚款50余万元。
除了开展移动污染源整治工作,辖区内餐饮业油烟排放也是空气质量治理的重点,对照北京市《餐饮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昌平区环境监察人员对辖区餐饮业集中开展油烟整治排查行动,重点检查油烟净化设施是否完好,设备运行是否正常,引导督促商家不断完善设施设备,提高餐饮油烟治理水平。
此外,为切实改善辖区空气质量,昌平区生态环境局还开展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专项执法行动,督促指导问题企业加快原辅材料替代、强化无组织排放管理、提高“三率”水平,持续强化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深度治理和精细化管控。
下一步,昌平区还将继续以PM2.5治理为重点,聚焦重型柴油车、扬尘、挥发性有机物等重点领域、重点污染物,深入实施“一微克”行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高大气精细化治理水平,尽最大努力推动全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创优。
图文/王星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