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即将于11月1日至3日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举行。包括68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131位世界顶尖科学奖项获得者、28位中国两院院士、132位国内外顶尖青年科学家、未来“小科学家”代表,以及来自国际组织、国际顶尖高校及科研机构和企业界代表将参会,跨越全球23个国家、100多个城市和14个时区。本届论坛参会科学家规模再创新高,成为疫情之下国际科学家交流合作的现象级平台。
与会嘉宾将围绕“开放科学:构建开放创新生态”的年度主题,展开线上、线下的深度交流和智慧碰撞,直面当前全球复杂形势下,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共性问题,寻求开放创新的科学破解之道。
本届论坛由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共同指导。
【本届论坛有哪些科学大咖】
14位诺奖得主在内的26位顶尖科学奖项得主首次参会,其中包括首次发现黑洞的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赖因哈德·根策尔;全球抗击疟疾先锋、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彼得·阿格雷;开创PD-1免疫疗法治疗癌症的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本庶佑;两位女性诺奖科学家——诺贝尔历史上第三位女性物理诺奖得主、提升了激光的千倍功率的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唐娜·斯特里克兰;解密衰老分子之一——端粒酶的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卡罗尔·格雷德等。
本届盛会还汇聚了9位图灵奖得主,其中包括专程来沪参会的1986年图灵奖得主约翰·霍普克罗夫特、开创了计算机编程语言的2020年图灵奖得主阿尔弗雷德·艾侯、开发了RISC微处理器的2017年图灵奖得主大卫·帕特森等。
首次新增邀请“能源届的诺贝尔奖”埃尼奖得主,其中引领纳米技术与纳米能源发展的2018年埃尼奖得主王中林将来沪参会;美国癌症研究先驱、2019年拉斯克医学奖得主迈克尔·谢帕德也专程从美国来沪参会。
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主席、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杰·科恩伯格,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副主席、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将再次克服疫情困难现场出席。
数十位中国两院院士也将出席论坛并演讲交流,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叔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会长郑晓静,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龚旗煌,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杨卫,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科协主席陈赛娟等。
世界自然基金会总干事马克·兰伯蒂尼、“PISA之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教育技能司司长和教育政策特别顾问安德烈亚斯·施莱歇尔、美国癌症协会首席医学和科学官威廉·G·坎斯等众多国际组织、国际机构负责人也将参会。
【将发布酝酿多年的重磅成果】
论坛设置14个版块近100场会议及活动,涉及化学、物理、天体、生命科学、医学、计算机与信息学、数学等多个领域基础学科。
论坛首次开设聚焦“双碳目标”的“碳大会”,探讨科学减碳;健康议题系列关注“癌症研究”、“基因测序”“女性与儿童健康”、老龄健康等;数字议题系列探索数字未来面临的重大挑战、“人机物”三元融合的超智能时代;还设有青少年成长系列、国际合作系列论坛、前沿科技系列及世界顶尖科学家大学校长论坛、医院院长论坛、她论坛等年度特别论坛。
论坛开幕式上将发布酝酿多年的重磅成果。同时,多本论坛智库报告将在会期发布,其中包括汇聚前沿科学热点的《全球科技前沿报告》,展现顶尖科学家前瞻思想和预判的《未来的科学与科学的未来——世界顶尖科学家莫比乌斯论坛报告(2021)》,以及聚焦青年科研人才成长与培养的《传承与成长——世界顶尖科学家青年论坛对话报告(2021)》、《灵感、驱动与求索——2021WLF青年科学家成长调研报告》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