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评论 | 铁路儿童票拟改为以年龄划分,合乎逻辑合乎民意
发布日期: 2021-11-02 15:17:44 来源: 封面新闻
蒋璟璟
近日,国家铁路局关于《铁路旅客运输规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中提到:年满6周岁且未满14周岁的儿童可以购买儿童优惠票;年满14周岁的儿童,应购买全价票。每一名持票成年人旅客可免费携带一名未满6周岁且不单独占用席位的儿童乘车;超过一名儿童时,超过人数应当购买儿童优惠票。未实行车票实名制的,身高达到1.2米且不足1.5米的儿童可以购买儿童优惠票。(中新社)
一直以来,儿童票按照身高划分,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也因此在现实中每每引发纠纷和吐槽。
从政策初衷角度评价,儿童票本就是给予低龄儿童群体的公共福利。如果客观上存在“个矮”适龄儿童可以享受,“个高”适龄儿童被排除在外的局面,无疑是有违公平、极不合理的,本质上也是具有歧视性差别对待的意味。
而另一个必须正视的现实是,从1992年到2002年,全国六岁的城市男性儿童平均身高增加了4.9厘米,到2012年又增加了3.7厘米,达到了1.2米,12岁儿童平均身高已超过了1.5米——孩子们越来越高是好事,可若是由于规则的不合理,导致能享受儿童票优惠的孩子们越来越少,这就是另一回事了。
事实上,按身高认定儿童票,职能部门早就意识到了其中不足,并且也有意推动解决。比如说,2019年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就联合发布《关于深化道路运输价格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城市公交、长途客运的儿童优惠乘车政策将从“量身高”转为“看年龄”,6岁以下儿童可免费乘车,6岁到14岁的半价。时至今日,铁路方面仿效照办,算是姗姗来迟了。
铁路儿童票拟改为以年龄划分,合乎逻辑,合乎民意,也是特定人群公共福利公平化、均等化的应有之义。为此,重要的是做好过渡衔接,在新规则下尽快确立标准化、便捷化的核验程序,改善低龄儿童乘车过程的体验。
关键词:
封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