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干货 消费 评论 学院 滚动
风投 科技 创业 业内 要闻
​国家会展中心这颗“大脑”又升级了,为人类提供“标准攻略”
发布日期: 2021-11-02 21:11:42 来源: 上观新闻

监控视频中,第四届进博会进口冷链食品总仓一派忙碌景象,“全副武装”的工作人员站在传送带两侧,将刚通过“淋浴仓”消毒的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破坏掉,将内容物消毒到最小外包装,装入国内厂商生产的消过毒的新包装盒内,并贴上“第四届进博会进口冷链食品展品出库追溯清单”。

与此同时,食品品种、保质期、件数等展品信息,展品的出口国、将要进入的展馆号、展位号等展商信息,预报和实际进入总仓的日期等入库信息已经陈列在市场监管服务保障现场指挥中心(国家会展中心)的大屏上。

这是市场监管服务保障现场指挥中心今年升级后的新功能,通过智能技术,彻底掌握每一批次进口冷链食品的“身世”,用于提高查验、监管的效率,减少风险食品在相应环节停留的时间。

食品:进口冷链信息随时可查

严控进口冷链食品的风险,本届进博会的进口冷链食品在口岸完成检验检疫后,必须按要求分批运至总仓,进行集中消毒和核酸检测。

考虑到以往只对箱体外包装进行消毒及核酸检测的方式并不能及时发现和杜绝包装内的病毒传播隐患,因此今年市场监管部门专门增加了“最小包装”消毒环节,对冷链食品的最小展览展示包装或最小使用包装的表面进行全面消毒和核酸检测。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食品经营处二级调研员邱从乾表示,随着消毒和核酸检测力度的升级,相应的信息管理手段也随之升级。展品的关键信息均实时显示在市场监管服务保障现场指挥中心的大屏上,随时接受核查。近期和进博会召开期间,在现场巡查的监管人员也可以通过扫描清单或二维码,快速获取关键信息,方便现场比对。

除了进口冷链食品,目前,近200家供博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食品安全信息及每日保障情况也建有档案,监管人员可以随时调看相关单位的许可信息、前期评估信息、历史监管信息、动态监管信息、实时视频监控、食品溯源信息、餐厨废弃油脂信息、智能预警信息等,“长”得不安全的单位将被加强监管频次和执法力度。

此外,4家向国家会展中心场馆内供餐的集体用餐配送单位,6家主要原料供应商,也和进博会进口冷链食品总仓一样,在关键操作环节安装了实时监控探头,进一步严控食品安全和防疫等方面的风险。

监管人员检测餐具洁净度

今年,上海市场监管部门利用市场监管服务保障微信小程序,保障进博会集体用餐配送分餐点的就餐安全。工作人员负责核对送餐车辆的车牌号、签封号(或封条号)是否与供餐单位报送的一致、运输车辆车厢清洁情况是否符合要求、烧制菜品是否在3小时内到达收货点,符合要求方可卸货。

对配送车辆的验收情况将录入市场监管服务保障微信小程序。此外,膳食中心温度等快检情况也将及时录入小程序,数据可随时调取。

电梯:风险源分级,应对有“章法”

去年进博会上线的特种设备智能监控系统,可以通过图像识别技术掌握国家会展中心400多台套电梯及自动扶梯的“风吹草动”,例如发生行人从自动扶梯高处翻落的突发情况,系统发现后将在远程采取紧急制动。

同时,展馆电梯安装了智慧模块,与上海市智慧电梯平台连接,一旦发生停电、困人等故障,将自动生成应急救援工单,将电梯困人信息通知到指挥中心及故障电梯的维保单位,要求监管人员及电梯维保人员立即赶往现场。

今年这套智能监控系统将继续沿用,但考虑到系统只能加快发现和处置相关突发事件的速度,并不能高效地防患于未然,将在其基础上增加风险防控及隐患排查模块。

红、橙、黄、蓝……记者在大屏幕上看到,进博会核心区内的特种设备被分成四个等级的风险源,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负责人告诉记者,排查和确定这些风险源的主要责任在特种设备的生产和维保单位。监管部门会提供“标准攻略”,由他们“按图索骥”,完善特种设备的相关风险信息。

借助风险源排查机制,许多过去可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小毛病,例如警示标志破损、按钮不亮等问题,现在均归为四级或四级以上的风险源,要求相关责任方必须定期排查并确认风险可控,最大程度上消除了特种设备安全领域里“隐秘的角落”。

确认等级后的风险源,一旦发生隐患,也有标准化的应对流程,帮助监管部门和责任主体高效应对。

关键词: 这颗 会展中心 大脑
24小时热点 精彩推荐
资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