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指出,要在更大范围整合运用监督力量,提升基层纪检监察机关监督能力。为此,北京市纪委监委出台了推动监督向基层延伸的意见,在明确基层监督人员、职责、权限等基本内容的同时,要求各区纪委监委细化举措,积极探索监督职能向乡镇(街道)、村(社区)延伸的有效途径。在市纪委监委的指导下,各区纪委监委均选择乡镇、村(社区)进行监督向基层延伸试点,通过配齐配强基层监督力量、整合基层监督资源、创新监督方式等,提升“最后一公里”监督效能,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一线、向群众身边延伸。北京日报客户端“清风北京”频道将对各区纪委监委的试点工作进行挖掘报道,为全市的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清风北京讯 “在新签合同联预审中,我们发现存在业态不合理、地块用途与规划不符等问题,退回合同联预审材料10余份,同时优化调整合同联预审表格,强化各部门审核责任,提升合同联预审实效,筑牢了源头风险防控。”朝阳区十八里店乡纪委、监察办工作人员日前介绍。
据悉,乡纪委、监察办已经对欠缴租金的21份合同进行初核,逐一梳理干部责任,督促收回租金3000多万元。同时,通过批评教育和制发建议书等形式,确保村级(企业)相关干部压实责任,履职到位。
十八里店乡纪委、监察办对农村经济合同专项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
“我们乡集体经济合同特点有‘三多’,即总体数量多、动态变化多、存在问题多。”十八里店乡纪委、监察办工作人员讲道,为有效规范农村集体经济合同管理,确保管好用好集体资源、资产,乡纪委、监察办今年以来开展了经济合同专项监督,探索合同签订、合同履行、合同解除“三维度”监督模式,不断健全“责任清晰、程序合法、内容规范、执行有序”的合同管理体系。截至今年9月,全乡经济合同总量382份,解除7份、新签订36份、整改问题合同5份。
聚焦合同签订,做细核查监督。十八里店乡纪委、监察办坚持预防为主,重点督促主体健全乡级经济合同管理相关规定,监督各项制度落实执行情况,紧盯合同标的实地勘测、合同各重点要素达标、合同民主程序和联审程序履行等关键点。其间,在新签合同联预审中,他们发现存在业态不合理、地块用途与规划不符等问题,通过退回合同联预审材料、优化调整合同联预审表格、强化各部门审核责任等方式,提升合同联预审实效。
聚焦合同履行,做实巡查监督。针对各村(企业)土地资源承包、租赁、合作等各类合同履行情况,乡纪委、监察办充分发挥乡、村(企业)两级监督合力,对乡经管站合同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开展实时监督。同时,各村(企业)纪检组织重点对合同履行中主体开展实地检查情况,对承租人的宣传教育培训情况,以及对承租人私自改变土地用途、加盖违法建设、层层转包、长期欠缴租金等问题发现上报和推动解决的情况进行全面监督。
聚焦合同解除,做好审查监督。十八里店乡纪委、监察办抓紧抓牢合同解除阶段的监督,尤其是疏解、拆迁腾退时解除合同的补偿,聚焦补偿的测绘、评估和补偿细节商谈,严查是否有违反程序或其他违规违纪现象。同时,聚焦补偿后及时腾退和房屋产权归属、交付等问题,对发现的补偿程序不规范、补偿依据不充分、干部履职不到位等问题严肃问责。
“下一步,乡纪委、监察办将持续深化‘三维度’监督模式,加强集体经济合同监督管理,强化基层干部履职意识,减少经济合同运行风险,不断规范村级‘小微权力’,进一步推动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乡纪委、监察办负责同志日前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