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干货 消费 评论 学院 滚动
风投 科技 创业 业内 要闻
“隔离解除”不等于“警报解除”,防疫关键期不容大意
发布日期: 2021-11-03 21:12:22 来源: 北京日报

据最新通报,11月2日12时至3日14时,北京新增5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上述新增病例为确诊病例的密切、次密切接触者,以及此前通报的无症状感染者,均在隔离点确诊。

本土病例连续冒头,且出现于天通苑这样人口极度密集的超大型社区,病例轨迹又涉及学校、商超等特殊公共场所,着实让人心头一紧,也显示了疫情防控形势的严峻复杂。目前相关处置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天北街道全员核酸检测采样昨日完成,结果均为阴性,第二次检测今天上线,一共连测五天。高效迅速的采样、审慎周密的排查,在快速斩断传播链条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了传播风险,给全市人民吃了一颗定心丸。

眼下,首都抗疫正处于关键期,得益于强有力的防控举措,积极信息正在出现。比如,新增病例都在隔离点确诊,全市多个封控小区陆续解封。但越是形势企稳,越不能掉以轻心,要看到,关键期还有很多“关键点”要警惕。

流调显示,天通苑这起家庭聚集性疫情的源头,是一名次密接人员在解除集中隔离后返阳。目前,对外省市通报的在京密接、次密接人员,本市一律实施“14+7”集中医学观察。这样的时长安排,已覆盖绝大多数病例的潜伏期,是我们着眼于“外防输入”所构筑起的一道有效防线。 但从上述情况以及此前案例来看,集中隔离结束并不意味着警报解除,万事大吉。病毒仍有一定可能处于潜伏期,结果只是假阴性。尤其随着德尔塔毒株不断变异,筛查难度加大,“阴转阳”不是个例。不断变化的疫情,也提醒我们防控标准还得继续优化。在兼顾防控成本的基础上,尽可能精细标准、弥合“时间差”,在与病毒斗智斗勇的过程中掌握主动权。

疫情仍在高危运行,个人防护一刻也不能放松。截至目前,本轮疫情全市累计报告本土病例39例,传播途径主要以家庭接触传播为主,其次为棋牌聚集传播,已有多个家庭共同居住人员全部感染。而秋冬季是病毒活跃期,疫情传播风险本就陡升,大规模聚集无疑为病毒扩散提供温床。每个人更要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少聚集、不扎堆,婚礼减量、丧事简办,尽可能不给病毒可乘之机。

疫情反复,也是对所有人心理的一次“拉锯”测试。坚持就是胜利,胜利就在坚持中。打一仗进一步,不断优化防控举措,我们就能早日迎来全胜。

关键词: 关键期 防疫 警报
24小时热点 精彩推荐
资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