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到知识产权红利的新石器,成为首批获得无人配送车相应路权的企业之一。
近日,记者从北京经开区科技创新局了解到,今年前三季度,北京经开区企业共获得专利授权6970件,同比增长35.42%。其中,发明专利1896件,同比增长67.94%;共申请PCT专利545件,同比增长61.72%。截至2021年9月底,北京经开区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达10941件。
专利数量快速增长,为北京经开区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经开区前三季度经济数据显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4243.6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2209.2亿元,同比增长100.8%,高精尖产业集群效应明显,知识产权的转化应用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之一。
新石器作为一家专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自主研发型企业,已申请专利68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398项,PCT专利11项。据新石器知识产权负责人王大伟介绍,目前已有46%的专利实现转化落地,应用于自动驾驶车辆。今年5月,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发布了全国首个无人配送车管理实施细则,新石器成为首批获得无人配送车车辆编码的企业之一,获得无人配送车相应路权。“我们在知识产权方面取得的成果,离不开北京经开区的支持。”王大伟说道。今年,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经开区分中心挂牌成立,为区域内创新主体提供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已经给36家企业提供了一对一精准服务,新石器便是其中之一。“作为一家科创型企业,我们对专利申请的需求很大,以前申请专利没有指导,对很多细节了解不清楚。分中心组建了一个知识产权运营服务联盟,包括43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100余名知识产权专家,给我们提供上门服务、线上咨询和培训会等辅导,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
在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领域,安诺优达也享受到了知识产权工作带来的红利。今年9月底,安诺优达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29490-2013)国家标准的贯标认证,获得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认可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这标志着我们的知识产权标准化管理体系贯穿了从研发生产到销售采购等各个环节,在企业知识产权的规范化管理、体系化保护、市场化运用方面迈上了新台阶,能更好地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安诺优达知识产权总监王娟说。安诺优达致力于基因组学技术在人类医学健康领域的产业化应用,已经从只有一间办公室的初创团队发展为中国基因组行业的翘楚企业,曾入选中国最具科技引领力企业30强,年销售收入达6亿元。
据了解,北京经开区近年来不断推动培育企业知识产权贯标工作,公开征集并为入选企业提供专项资金支持。截至目前,累计培育40家企业,像安诺优达一样,已有32家企业通过国家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我们希望通过引导、培训和培育,结合企业自主提出的辅导需求,逐渐建立起企业‘点单’,服务‘到家’的工作模式,进一步完善经开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的工作链条,面向‘两区’建设,构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和技术转化承接的知识产权产业运用区。”北京经开区科技创新局有关负责人说。
记者:孙艳平
摄影:张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