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在杭州市湍口镇三联村,80后新乡贤代表、党员志愿者方刚在村里自建的直播间直播推介三联索面、腊肠等农特产品。在方刚的带领下,2021年5月三联村在索面合作社的基础上成立了临安区湍口泉乡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并开通了乡贤直播间。
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湍口镇坚持党建引领,探索人才引进机制,通过建立乡贤工作室、创建泉心乡贤馆、成立乡贤联谊会、举办乡村论坛等举措推进农村优秀人才回流,并引导优秀人才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成为基层治理的参与者、乡风乡情的传承者、产业发展的先行者,为乡村振兴作出新的贡献。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11月7日,在杭州市湍口镇三联村,80后新乡贤代表、党员志愿者方刚(后)在标准化改造后的索面工坊内与村民一起分面,防止面条粘连。在方刚的带领下,2021年5月三联村在索面合作社的基础上成立了临安区湍口泉乡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并开通了乡贤直播间。
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湍口镇坚持党建引领,探索人才引进机制,通过建立乡贤工作室、创建泉心乡贤馆、成立乡贤联谊会、举办乡村论坛等举措推进农村优秀人才回流,并引导优秀人才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成为基层治理的参与者、乡风乡情的传承者、产业发展的先行者,为乡村振兴作出新的贡献。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这是11月7日拍摄的杭州市湍口镇三联村一家经过标准化改造后的索面工坊。为提升索面的品牌知名度,三联村今年7月发布三联索面工艺标准,同时启动索面工坊改造项目,将31户村民家的索面工坊进行标准化改造,实现生产过程可视化。
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湍口镇坚持党建引领,探索人才引进机制,通过建立乡贤工作室、创建泉心乡贤馆、成立乡贤联谊会、举办乡村论坛等举措推进农村优秀人才回流,并引导优秀人才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成为基层治理的参与者、乡风乡情的传承者、产业发展的先行者,为乡村振兴作出新的贡献。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11月7日,杭州市湍口镇三联村村民在晾晒索面。为提升索面的品牌知名度,三联村今年7月发布三联索面工艺标准,同时启动索面工坊改造项目,将31户村民家的索面工坊进行标准化改造,实现生产过程可视化。
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湍口镇坚持党建引领,探索人才引进机制,通过建立乡贤工作室、创建泉心乡贤馆、成立乡贤联谊会、举办乡村论坛等举措推进农村优秀人才回流,并引导优秀人才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成为基层治理的参与者、乡风乡情的传承者、产业发展的先行者,为乡村振兴作出新的贡献。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11月7日,杭州市湍口镇三联村村民在晾晒索面。为提升索面的品牌知名度,三联村今年7月发布三联索面工艺标准,同时启动索面工坊改造项目,将31户村民家的索面工坊进行标准化改造,实现生产过程可视化。
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湍口镇坚持党建引领,探索人才引进机制,通过建立乡贤工作室、创建泉心乡贤馆、成立乡贤联谊会、举办乡村论坛等举措推进农村优秀人才回流,并引导优秀人才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成为基层治理的参与者、乡风乡情的传承者、产业发展的先行者,为乡村振兴作出新的贡献。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