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干货 消费 评论 学院 滚动
风投 科技 创业 业内 要闻
寒潮预警已解除暴雪预警还在继续 东北部分地区还将新增2-6厘米积雪
发布日期: 2021-11-09 13:41:08 来源: 封面新闻

“立冬”节气已经开始了三天,东北大暴雪也进入了第三天,多地积雪已破纪录。

这个立冬,伴随着寒潮而来,北方多地立冬当天便解锁了银装模式。11月9日,中央气象台已解除寒潮预警,但暴雪预警还在持续生效中,预警范围依旧锁定东北。东北“极端性”的雪,还要下到什么时候?

寒潮来势汹汹,在11月3日18时,中央气象台直接跳过寒潮蓝色预警,发布了今冬首个寒潮黄色预警。

寒潮从新疆,向南向东推进,所到之地,皆被“速冻”。寒潮先是带来大风,风冷特效,让西北一带降温达到14℃左右。

6日开始,降雪出现了。6日白天,甘肃中东部、宁夏、内蒙古、陕西中北部、陕西北部、河北西北部及黑龙江南部、吉林西部、辽宁西部等地部分地方出现了小到中雪,内蒙古中部、陕西北部、河北西北部大部,出现了大雪。

6日晚,北京的初雪,将此次降雪天气推向了一个小高潮。这是北京自2010年来,最积极的初雪,较常年平均提前了27天。这一次北京的初雪,少了“一下雪,北京就变北平”的浪漫,因为,初雪即暴雪。

7日凌晨到白天,天津、石家庄、济南、郑州也相继飘雪。至此,这股冷空气已实现了“大满贯”——给北方各省都带来了降雪。

在东北,雪下得更“粗暴”。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布的暴雪橙色预警中,东北三省几乎都没缺席过。

黑龙江发布了重大气象灾害(暴雪)II级应急响应,黑河、齐齐哈尔、伊春、大庆、绥化、哈尔冰等迎来大暴雪的同时,哈尔滨还出现了冻雨。

哈尔滨成了名副其实的“冰城”,树枝、路牌、电线杆、路灯……都覆盖了一层冰挂,网友直呼:一切皆可“冰糖”、“拔丝”。

大雪加冻雨,这是一种复杂的天气现象。冷暖空气极端对峙,导致黄海气旋北上,它让大量暖湿气流进入黑龙江和吉林,大量暖湿气流被寒潮“包裹”。和黄海气旋一起的,还有低涡和冷涡,它们都有利于将海上相对暖并且潮湿的空气卷入东北。

这些暖湿的空气,与寒潮的冷气团相遇,在深厚低压涡旋的辐合抬升作用下,降水强度大。在冷空气区,是暴雪,而有逆温的地方,就形成的冻雨——下下来是水,落地就成了冰。

微博大V“中国气象爱好者”形容东北的这次降雪,“是一场由气旋引起的特大暴雪”。目前,辽宁、吉林多地积雪已破纪录。

中央气象台也进行了印证:“本轮降雪,内蒙古东南部、辽宁中西部、吉林西部及黑龙江部分站点11月上旬的累计降水量可能突破历史同期极值,具有一定的极端性。”

好在寒潮移动得快。

7日晚,寒潮主力已抵达珠三角。11月8日06时,中央气象台的寒潮预警从黄色将为蓝色。7日晚,寒潮主力已抵达珠三角。9日10时,中央气象台解除了寒潮蓝色预警。

但冷涡移动缓慢,东北的雨雪还未结束。

11月9日10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雪蓝色预警,降雪的范围,就是东北地区。

据中央气象台的预报,9日,东北地区风雪仍较强,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中西部、吉林中东部和西北部、辽宁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雪,局地暴雪。上述部分地区新增积雪深度2-6厘米,局地可达8厘米以上。

明后天,降雪持续,但强度逐渐减弱,黑龙江东北部、吉林等地部分地方有中到大雪。

关键词: 寒潮 还在 还将
24小时热点 精彩推荐
资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