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干货 消费 评论 学院 滚动
风投 科技 创业 业内 要闻
不补课、减作业,如何培养好学生?官方回应
发布日期: 2021-11-13 21:12:15 来源: 央视财经

8月18日,北京“双减”政策全文发布。

8月25日,在北京市教育“双减”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介绍,新的学期,北京市将大面积、大比例推进干部教师的轮岗。

这些政策的发布与实施将会对学生与教师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和奋斗在一线的老师们来解答大家最关心的那些问题。

Q1

此次教师轮岗和过去有不同吗?

当然有!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在节目中表示,轮岗不是一个新词,但是绝对是个新事。

以前的交流轮岗讲究的是大跨度,强带弱,富带贫,最好是城区到农村去,还强调的光环效应,必须得是特级、骨干,名头非常大。这一次的特点是大面积、大比例,人多,但是小范围,比如说在学区和集团内进行轮岗。

Q2

轮岗真的有必要吗?

十分有必要!

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实验学校校长赵丹阳认为孩子如果在小学学段只接触一个老师,在性格形成上有可能会趋同。如果孩子可以接触到更多的教师,能够在这样的维度下形成一个社会平台,孩子才能去成长,去完善自己,她认为学校应该打开一个“围墙”。

在轮岗之后老师将转变一种教育观,学校里不论有多少孩子,在这个校门里边的老师都应该有共同育人的责任。

Q3

轮不轮岗,谁说了算?

这是老师、学校一同商量,共同形成的。

对于轮岗来说需求才是导向,如果老师不愿意,是可以不参加轮岗的。轮岗必然要面临一些新挑战,要有一些新工作量,但是也会对个人有积累。

Q4

就近入学,择校会不会更难?

不会。

李奕解释道,就近入学不是指的一对一,对到某一所学校,而是对到一个学区,进行多校派位。

这一次北京的干部教师交流轮岗,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把单体学校的供给变成集团供给和学区供给,在一定程度上接近了家长的期待。希望全社会关注怎么给孩子提供更丰富的教育供给、课程和服务,而不是在区位上选择一个点。

Q5

不补课、减作业,如何培养好学生?

李奕认为虽然作业减下来了,但这是不以牺牲教学质量为代价的减作业,减的是低端无效的作业,对老师来讲绝对比以前要累多了,他要选择高质量的作业载体和作业素材。

但是同时考试对孩子的能力要求并不会降低,甚至还要更灵活的运用知识等要求。同时也需要家长与老师共同配合,为孩子的成长完成一个共同参与的“作业”。

Q6

轮岗对孩子真的有益吗?

有!

李奕在节目中举例道,比如两位都是教语文的高级教师,但是一位讲古文讲得好,一位记叙文写作教得好,这种轮岗流动是将最优质的服务属性或者特长流转起来,这样对于孩子来说是互补的。就像吃饭一样,原来吃的是自己这盒饭,但是这一次让他们吃一点新的拌饭。

在这样的交流中,学生会有新的获得。新的交流轮岗是以学生的实际获得为目标,同时促进老师的成长,以及教育服务水平的共同提高。

Q7

轮岗对老师有益吗?

老师们都说有!

北京市密云区太师屯镇中心小学教师穆姝艳在节目中谈论起轮岗的经历,她觉得收获最大的是孩子们在学业和行为习惯上有所改进,并且个人在业务能力上又成长了一大块。

她说道:“这段时间我当教研组长和领先教师,带领着本学校数学组的老师,一同利用一切时间抓教学研究,一块磨课、上课、说课。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和本校的老师在业务上确实又提高了一大截。”

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中学轮岗至花市小学的体育教师张丹则认为这次轮岗可以完善自己的教育经历。

他在面对不同学段的学生时,可以了解他们的特点,然后在课堂中体会这个阶段的学生的成长规律,为打造9年一贯乃至12年一贯的体育贯通课程,提供非常好的一种研究素材。

Q8

郊区也能享受城区的教育资源吗?

能,目前已经跨区域了。

李奕在节目中表示,北京各个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不一样,为了尊重家长和孩子可能在成长过程中对这方面的焦虑,所以在这一次学区、集团内交流轮岗的同时,还设计了一个在线的“双师工程”。北京市提供的优质课程当中,早已经没有区县的界限了,大家都可以在同一个平台或不同的平台享受到更多资源的课。

追求教育公平是一个无休止的目标。

如何让孩子受到更优质、更均衡的教育?

北京目前交出了什么答卷?有什么体会?未来还会有什么动作?

中国的教育中心能不能给其他地区提供宝贵经验?


关键词: 作业 好学生 官方
24小时热点 精彩推荐
资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