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干货 消费 评论 学院 滚动
风投 科技 创业 业内 要闻
临到周一就焦虑,是病吗?好想提前退休?不,你没钱……
发布日期: 2021-11-14 21:12:10 来源: 东方网
告诉大家一个可怕的事情

明天又到周一了

有调查显示,约80%的职场人士对即将到来的周一心生恐惧或厌烦,就是俗称的“周一焦虑症”

周六的我:笑嘻嘻

周日的我:什么时候才能退休?


此时,贴心的东东已经帮你整理好了。

根据规定以下情况的可以提前退休:

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所以说,这个本本可不是这么好拿的

当然,许多年轻人在社交媒体上所称的提前退休并非上述意义,而是实现财务自由后不再工作的另一种说法

然而……

所以

停止做梦

明天还是要上班的


那么

问题来了

周一焦虑症是疾病吗?

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焦虑障碍是极为常见的精神心理障碍,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是过度害怕和紧张,并伴有相关行为紊乱的一类疾病。

主要表现为“无明确客观对象”或“对特定事物、对象、情况”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症状(如心悸、手抖、出汗、尿频、失眠等),可伴随躯体症状,比如紧张性头痛、原发性高血压、哮喘、湿疹、斑秃,以及免疫力下降导致的肿瘤病变等。

职场焦虑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种,包括自我能力、职位晋升、发展前景、人际关系、生活失衡、年龄压力及身体状况等。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会有不同的职场焦虑特点。

男女职场焦虑不同特点

对于职场女性来说,焦虑会导致雌激素水平下降,从而产生一系列身心变化。

比如,育龄期女性的月经会受到焦虑的严重影响,出现月经不调、闭经等现象,甚至影响生育力。

围产期的女性除了需要面对体内激素水平剧烈变化,还要面对睡眠不足、哺乳、家庭矛盾及产后职业恢复等容易引发焦虑压力。

当然,这些变化是暂时的。如果能合理调适,平稳过渡,多数职场女性能够恢复到正常状态。

而对于男性来说,职场焦虑会导致雄激素水平下降,从而出现自信心、自控感下降,更易产生挫败感,同时伴随性功能下降、勃起障碍等躯体表现。

男性从35岁开始面对“上有老、下有小”的现实,且工作处于发展瓶颈期,大多数男性又不太善于表达,往往选择自我隐忍,默默承受,极易出现比较强烈的焦虑,甚至继发抑郁。

另外,男女对于焦虑的反应也有不同特点。女性更倾向于照顾和帮助,这跟激素水平(如后叶催产素)存在一定关系。它会激发母性,化焦虑为动力去保护自己的子女,寻求他人的帮助。

男性更倾向于进攻,出现一些比较激烈的反应,做出比较极端化的选择,有些人甚至会吸食毒品、酗酒、产生暴力行为。男性在面对同样困难的情况下,自杀的风险往往超过女性4倍以上。


在哪些时间节点,职场人士的焦虑更为突出呢?

职场人士,尤其是女性,在周一,长假后1~3天,节假日补班、连续加班日,入职初期,工作任务繁重期,职务变动期,孕产期、哺乳期及更年期,职场焦虑现象会更为突出。所以,我们要关注到这些节点,提前做好准备,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

如何评估焦虑的程度?

可以使用医学APP、小程序进行焦虑自测,或寻求专业人士如医学心理科医生、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利用专业工具做精准的评估报告。

应对职场焦虑

小贴士

运动是降低焦虑和促进睡眠的最好手段之一。


舒缓的音乐可以平复心境,配合香薰、温泉等效果更佳。

避免使用咖啡因,少饮用咖啡、茶、可乐类饮料。

腹式呼吸,正念减压。类似于禅修冥想,静坐,集中精力只想一件事。比如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每天3次,一次15~30分钟。

心理健康

调整方式

除了这些,心理健康方面也需要进行调整。

首先就是对不合理认知的调整,比如“灾难化”的认知,认为只要得罪了一次领导,就再也不能被他认可,永无出头之日;比如“非黑即白”的认知,认为某人做事太差,没有任何优点,永远也不和他共事等。改变了认知,情绪和行为才有可能随之改变。

其次,要接纳自己或事物的不完美,留意自我感受。如果此刻你是焦虑、暴躁、充满疑虑的,承认这种感受,对自己宽容、和善一些。当你接纳了原本的自己和感觉后,便可以自然放松,这样你就不会被负面情绪纠缠。

很多时候,焦虑障碍会让人感觉失去对自我的控制感。与其这样,倒不如每天记录焦虑发作的时间、持续时间、症状表现及严重程度,达到自我认知、自我鼓励、自我控制的效果。

如果不能自己调节,一定要寻找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或咨询师,请他们给你专业的建议,帮助你早点摆脱焦虑症状的困扰。

新的一周即将开启

大家要继续加油鸭

还有五天就周末了呢!



PS:还不快快转发到票圈让小伙伴们看到你的思想觉悟和对工作的满腔热情!

来源:东方网、健康中国

部分文字记者:王旭

编辑:等等

审稿:卞英豪


关键词: 好想 没钱 焦虑
24小时热点 精彩推荐
资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