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干货 消费 评论 学院 滚动
风投 科技 创业 业内 要闻
“家门口就能看到这么好的戏,过瘾!” 沪剧名家下农村新城观众赞不停
发布日期: 2021-11-20 22:43:13 来源: 东方网

今天一大早,在院长茅善玉的带领下,上海沪剧院的演员们就从剧院出发了,带上行头,打包器材,每个人都精神饱满,以昂扬的状态奔赴南汇新城——“沪剧名家下农村、五个新城送温暖”系列演出活动正式开场。

也是天公作美,今天天气格外好,微风吹拂,暖意融融,中午前后,临港南汇新城镇宜浩佳园生活广场上,就坐满了闻讯而来的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到上海沪剧院的戏,而且来的都是名角,一定要早来抢座位。”张先生特意带了孩子来看戏,他说,自己小时候也曾看过“草台班子”的戏曲演出,印象深刻。后来电视电影多了,戏曲倒是看得少了,现在沪剧院送戏到家门,能够面对面看专业演员的现场演出,感受就是不一样。

虽然说是户外演出,舞台也是临时搭成,但是为了达到最好的演出效果,沪剧院做足了准备。演员全部带妆演出,和剧院表演并无二致。为了让观众能观剧无障碍,还在舞台两侧立了两块字幕屏、四个大音箱,确保观众能欣赏到高质量的演出。而观众耳熟能详的唱段《芦荡火种·智斗》《庵堂相会·拷红》《红灯记·父女会》《昨夜情·为你打开一扇窗》等等的呈现,也让观众大呼过瘾。

“沪剧和百姓是鱼和水的关系,没有他们就没有沪剧。”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表示,沪剧院送戏到“五个新城”,也是希望能在疫情下丰富百姓的文化生活,为他们带来温暖。“基层是沪剧的根,是沪剧的娘家。几十年前,沪剧老艺术家们就带着沪剧回娘家,后来我们又有了沪剧艺术节,每届艺术节也都会深入基层。这次活动时间跨度更大,演出场次更多。从11月20日一直延续到2022年2月21日,演出场次将达36场,阵容规模都创历年之最。”

为了让新城观众能了解上海沪剧院,更深入了解沪剧,这次“沪剧名家下农村、五个新城送温暖”活动,上海沪剧院也是掏出了压箱底的剧目。演出剧目中既有红色经典作品《江姐》《红灯记》《回望》《金绣娘》,也有独具海派特色的《雷雨》《石榴裙下》,更有今年8月底刚刚首演的原创大戏《陈毅在上海》,还有名家新秀共同演绎的经典折子戏。这些作品是上海沪剧院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深受新城人民欢迎。演出阵容十分豪华,有茅善玉、钱思剑、朱俭、程臻、吉燕萍、徐蓉、王丽君等国家一级演员,以及2006级、2013级两批优秀青年演员。

钱思剑已经参加了很多次的沪剧送戏下乡,他告诉记者,已经眼见得观众里面年轻人开始多了起来。“把戏送到群众中去,也是在为沪剧积累观众资源。”

“沪剧表演来源于人民,也将回馈于人民。”茅善玉表示,本次活动最大的特点是贴近人民,不仅露天广场、百姓戏台的表演,还有在剧场的演出。五个新城的百姓能够在多样的表演场所体验不一样的沪剧表演。一些新城的沪剧爱好者也将和沪剧院的名家新秀同台演唱,展示百姓的文艺表演风采。而且,上海沪剧院的著名演员还将深入农村现场教学,辅导当地沪剧爱好者的表演和唱腔,提升群众艺术表演水平。

关键词: 沪剧 就能 家门口
24小时热点 精彩推荐
资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