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内地奥运健儿访港代表团在香港理工大学举行报告会。
在东京奥运会赛艇女子四人双桨决赛中,崔晓桐、张灵、陈云霞和吕扬紧密合作,一路领先,以6分05秒13的世界最好成绩夺冠。作为队长的崔晓桐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崔晓桐在报告会现场。澎湃新闻记者 韩雨亭 图
“我特别希望能早一天到深圳河去参加赛艇比赛,因为我知道:那条河既是深圳的母亲河、也是香港的母亲河,那里面的每一滴水,都能映照出我们中国赛艇人的心声——爱艇、爱桨,就是爱赛艇!爱水、爱河,就是爱中国!”崔晓桐铿锵有力地演讲博得满堂喝彩。
在刚刚结束的东京奥运会上,中国赛艇队是中国代表团所有运动队里,获得奖牌的人数最多的一支队伍。“即便背对着终点,我们也一样能拥抱成功。”
在报告会上,崔晓桐讲述了自己的成长故事,她出生于辽宁丹东,13岁那年开始练习赛艇,“那时候想的很简单,进省队、进国家队、拿冠军,很快,我就实现了最初的愿望,成为国家队的一员,并且拿到了不少比赛的冠军”。
参加“皇家亨利赛艇会”的那次比赛让她感慨颇深:“比赛开始之后,中国队的表现越来越引人注目,我们赢了一场、赢来一片惊叹声,我们又赢了一场、赢来一阵鼓掌声,当我们最后赢下冠军、走上领奖台捧起‘格蕾丝王后冠军杯’的时候,我们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欢呼声。”
崔晓桐坦言,中国人拿世界冠军并不稀奇,但要在欧美人长期垄断的运动项目里拿冠军,那才是最可贵的。也正是那次比赛,让她对赛艇更加多了一份热爱。
崔晓桐表示,对赛艇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这是一项终点在身后的运动,也就是说,如果能看得见你所有的对手,说明你就是冠军!
“在东京奥运会上就是这样,决赛一开始,我们这条四人双桨艇就冲到了最前面,而所有的对手不但都在我们眼前,而且在我们眼前仿佛越变越小——因为她们和我们的距离越来越远。”崔晓桐说。
对于接下来的期待,崔晓桐提到,香港青年朱隽文,一年前曾向林郑月娥特首提了一个建议:希望在深圳和香港的界河深圳河上举办一场赛艇比赛,这个建议已经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
由此,也有了前面提到的崔晓桐铿锵有力的演讲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