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10月22日、23日晚,首部小剧场北京曲剧《我这一辈子》,在北京鼓楼西剧场首演,展现北京曲剧舞台的青春力量。
原创北京曲剧《我这一辈子》,根据著名作家老舍的同名小说改编。剧中的“我”聪明能干,通晓人情世故,一直在挣扎着做个体面人,却总是事与愿违,落魄潦倒而终。该剧以诙谐幽默的方式唱出了旧社会的现实与沉重,在嬉笑怒骂中又饱含着对这个世界的深情和热爱。
海报
原著小说《我这一辈子》写于1937年,是老舍第一个创作黄金时期的压轴之作,具有挺拔于时代的进步气息。《我这一辈子》的主人公没有名字,正如芸芸众生中的你我。
编剧胡铭帅介绍,这次创作充分借用戏曲舞台的假定性,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剖白于众,创造性地提炼了“纸人”这一舞台形象。芸芸众生幻化为“纸人”,穿梭周旋于“我”的身侧,时而扮演剧中人,时而是评述者,凸显由“我”而张扬起的意识流。
北京市曲剧团团长崔迪说:“这出戏在小说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创作和改编,保留了该有的文学底蕴和文学性,既尊重老舍先生的原著,又增加了当代艺术的意蕴。”
中国戏曲学院2018级北京曲剧班的毕业生,整建制地参与了北京曲剧《我这一辈子》的排练演出。“主人公‘我’遭遇了种种悲剧事件,不是捶胸顿足、声泪俱下,而是用‘笑’对待一切不幸。”青年演员们对旧时代的这个悲剧人物有自己的认识,“为人老实厚道,行为干净利落、这是他的性格标签。他也明事理、懂世故,有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可以说,这个人物活得很清楚,是一个被社会裹挟着前进的普通人。”
北京曲剧是唯一土生土长于北京的地方戏曲剧种,1952年在老舍提议下正式命名,北京由此有了属于自己的地方戏。今年正逢北京曲剧剧种命名70周年,继成功排演了《茶馆》《龙须沟》《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改编自老舍经典作品的剧目之后,《我这一辈子》是对当代小剧场戏曲创作的一次探索和突破。(本文图片均为《我这一辈子》剧照,由北京市曲剧团提供)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1笔记本电脑开机后黑屏怎么解决?电脑开机黑屏常见原因
-
2为什么手机前置和后置拍照不一样?怎么样自拍会比较好看?
-
3iPhone14会被掰弯吗?苹果iPhone14会进水吗?
-
4gsm网络是什么?ctnet是什么网络接入点?
-
5iPhone14能不能反向充电?苹果iPhone14能换电池吗?
-
6AirPods Pro2可以用20w快充吗?AirPods Pro2价格多少?
-
7AirPodsPro2修复性低怎么回事?airpodspro2序列号在哪?
-
8vsd格式文件怎么打开?vsd文件能用word打开吗?
-
9任务管理器被禁用了怎么办?电脑怎么调出任务管理器?
-
10文件夹拒绝访问怎么办?文件删不掉怎么强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