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啤酒、毛豆、花生、小龙虾……成为很多人夏天的“标配”。北京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赵丽珂提醒大家,这些所谓惬意的“标配”,有可能是颗“雷”,随时可引起痛风急性发作。为何痛风在夏季发作更频繁?与人们的错误观念有关。
误区一远离海鲜和啤酒即可
海鲜、动物内脏、啤酒都含有大量嘌呤,很容易诱发痛风。很多人认为“只要不吃肉、不喝酒,痛风就不会发作”,那拒绝海鲜和啤酒,上盘毛豆和花生总可以吧?其实,毛豆、花生、香菇、紫菜等属中嘌呤食物,痛风患者不宜大量食用。近日有报道:南京一位老人长期用毛豆配酒,导致痛风和关节变形。另外,长期不吃肉,会使各器官功能下降,嘌呤代谢能力也随之下降。因此,痛风患者在间歇期也可适度吃肉。
有的患者知道喝酒不好,改喝冰镇饮料。大部分饮料中含有大量果糖,果糖是痛风的帮凶,一次性大量摄入,同样可诱发痛风。痛风患者最好拒绝饮料和甜品的诱惑,多喝白开水,每天喝2000毫升,伴肾结石者最好能喝3000毫升。
误区二吃得越少越好
有些人为避免痛风复发,在饮食控制上过于严格,对鱼、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一概敬而远之。这样不但难以坚持,而且会降低生活质量,甚至导致营养不良,不利于身体健康。其实,得了痛风并不是吃得越少越好,而是要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选择性吃低嘌呤食物,尽量保持营养均衡。牛奶、蛋类是低嘌呤食物,且是富含必需氨基酸的优质蛋白,痛风患者完全可以吃。高胆固醇患者要注意蛋黄不要过量。
误区三空调温度越低越好
夏季,若室内空调温度过低,或身体离出风口距离过近,易诱发痛风。因为尿酸盐在温度低的环境中更易析出晶体,沉积在关节周围,引起关节炎发作。因此,痛风患者夏季应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内,避免对着出风口吹冷风;空调房温度尽量保持在26℃~27℃;室内外温差不要太大;从空调房出来时最好提前半小时关空调。
误区四痛风不痛可以停药
痛风患者降尿酸治疗需长期坚持,擅自停药会引起尿酸水平快速升高,诱发痛风发作。痛风患者应在药物控制的基础上,改善生活方式,定期复查血尿酸水平,遵医嘱调整降尿酸药剂量。此外,痛风发作时,尿酸不是降得越快越好。如果尿酸突降,反而会加重疼痛。急性期应以控制关节炎症和疼痛为主,待症状完全缓解7~10天后再从小剂量开始用降尿酸药物治疗。

-
1老摄影技术的“复兴”:拉伸一张胶片就能看到上面隐藏的信息
-
2科学家利用DNA精确修改碳纳米管晶格,克服室温超导体研制障碍
-
3人类头盖骨的物理变化可能由饮食和生活方式改变所致
-
4为提升后代潜水能力 韦德尔氏海豹会把肝中的铁转移至乳汁中
-
5突破性实验:人类首次在子宫外培育出完全合成的小鼠胚胎
-
6研究表明:细胞核中的着丝粒结构在维持基因组完整性方面发挥着作用
-
7研究发现:单纯疱疹病毒与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增加
-
8俄科学家提出新方法 提高高温气冷核反应堆安全性
-
9研究发现:使用某些药物的患者,非致命高温相关心脏病风险或上升
-
10苏格兰研究团队开发出先进压力传感器技术 有助于改进机器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