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居民区、学校、医院、幼儿园等人口密度大、飞絮强度高的重点区域,结合春季养护工作对杨柳雌株枝条进行修剪,利用高压喷水车、雾炮车等工程车辆冲刷树冠、冲掉花序,减少飞絮在空气中的扩散量。同时利用洒水车对地面进行湿化,配合清扫,见絮即湿、见絮即扫,降低飘絮强度。
在人口密度和人流量相对较低的一般治理区域综合利用微喷、人工喷洒等方式进行湿化。高速路收费站、胡同等易堆积飞絮的区域,要及时湿化和清扫,水面飘落飞絮结合清污进行清理。
进入飘絮季以来,北京城市管理委准备了3500余台专业清扫车、洒水车,北京市园林绿化部门准备的高压水车,各类专业车辆已达到4200多台。
分区制定详细治理方案
按照“谁的树、谁负责”和“谁管理、谁防治”的要求,各区和各有林单位都成立了杨柳飞絮治理专班,结合本区实际制定了详细的治理方案。
其中,丰台区摸底划定出49处重点治理区域、5.3万株杨柳雌株,并抓住春季有利时机,绿化裸露土地10万平方米,对林下飞絮缓冲区加宽加厚。
连日来,北京市各区持续对杨柳飞絮高发区域开展治理作业,截至目前,共喷水湿化杨柳雌株35.7万株,整形修剪6.9万株,出动喷水、清扫车辆4000余台次,出动治理人员2.7万多人次,绿地及硬化道路湿化面积1.03亿平方米,有效降低了全市杨柳飞絮高发区内的飘絮情况。
加大优良乡土树种种植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科技处处长姜英淑介绍说,今后全市将通过源头控制,结合树种更新升级,不断丰富绿化树种选择,逐步减少杨柳树雌株的数量,对没有飘絮现象的雄株,则仍要科学利用。
“在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建设中,北京会选择乡土、长寿、抗逆、食源和美观的优良乡土树种,以优化林地绿地的生态功能。”姜英淑说,在绿地养护中,把杨柳树雌株作为优先替换的对象。针对过密的林子,选择杨柳雌株进行间伐,并结合对现有老、残、病等杨柳树雌株的替换,从根本上减少飞絮总量。
在林下,让裸露的土地绿起来,科学应用乡土宿根地被植物覆盖裸露地面,形成有效的立体缓冲区,提高对飞絮的吸附滞留,把飘落下来的飞絮牢牢“粘”在地面上。(记者 于立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