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广州,珠江是最好的入口。
日前,人们的目光再一次聚焦珠江。广州提出要全力推进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打造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世界一流滨水活力区。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珠江沿岸将对标国际一流城市沿江经济带,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精心谋划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平台,形成创新引领、联动发展的产业发展功能布局。进一步规划提升两岸空间,要使其成为广州功能提升、能级跃升的重要载体和支点。
在去年,珠江边崛起总面积约81平方公里的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简称“广州试验区”),由琶洲核心片区(含广州大学城)、广州国际金融城片区和鱼珠片区构建起的“一江两岸三片区”的空间格局,正围绕珠江两岸做文章,把数字经济注入珠江。
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正在赋能百业。这种赋能同时是对整座城市、整个社会治理方式的赋能,应当为经济社会的运行效能带来一次迭代升级。
谋当下,更是为了谋长远。某种意义上,人工智能和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规划,就是两件代表广州未来的事。
将痛点变支点撬动行业变革
一场时尚产业里的颠覆性变革正悄然兴起。
“我们研发‘Ideation’数字化平台能实现‘所见’即‘所得’,鞋子的3D渲染图与实物照片几乎真假难辨。”时谛智能业务副总裁梁宇光表示,这一突破甚至能为大型品牌商节省千万成本。
普通的一双运动鞋的背后,其实是复杂的产业链,有着跨学科的高门槛。除了见仁见智的外观设计,其3D建模设计技术原理与汽车、飞机“师出同门”,舒适的背后是力学的巧妙运用,其具体生产更约有120道工序……
梁宇光介绍说,从设计到确认可生产,一款鞋的总成本可达5000元至10000元、时间成本为8至12个月,更残酷的是70%至80%的设计会被废弃、不能实现规模生产。时谛智能正是在打样成本这一行业“痛点”环节入手,借助将3D材料数字化等手段,实现了虚拟建模替代传统打样。
时谛智能的合作伙伴安踏公司就算过一笔“经济账”:以年设计1000款鞋为例,在传统的模式里,则有700万元至800万元耗费在了“看一眼”样品上,而通过数字化设计平台,总成本综合下来约为原来的1/5。
“这只是开始。”梁宇光说,“Ideation”数字化平台改变的不只是设计环节,更重构着行业逻辑。例如,“所见”即“所得”意味着在生产前就可以让新款接受市场的检验,反馈不佳的款式在生产前即可叫停,避免无效生产。
时谛智能正是时尚行业的一只“蝴蝶”,从珠江畔飞起,煽动起行业风暴。在梁宇光看来,选择琶洲正是看中这里既有会展经济、又有数字经济,线上与线下、新与旧的碰撞会迸发出更多的可能。
人才市场也在经历数字变革。
“目前的困境是一方是企业找不到人,另一方是求职者找不到工作,彼此难以匹配。”九尾科技CEO王锐旭表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得以实现,为此,近年来该公司在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领域发力,推动数字化升级的人力资源服务平台。
定制化的人才招聘成为企业的刚需。王锐旭解释说,特别是新兴产业,人才市场中往往人才储备有限,引才的同时更要多方合作定向培养人才。去年底,九尾科技成为番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运营方,该产业园将以“政府+高校+人力资源企业+厂商企业+青年人才+高层次人才”为产业闭环,形成优质人力资源服务生态圈。
“未来,我们希望把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二期放在大学城。”在王锐旭看来,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广州大学城应当承担培育数字经济人才的功能。
钻研独家秘笈在源头创新上发力
珠江两岸,不只是创新应用的“试验场”,更是数字经济的“策源地”。
“万物互联的前提是万物能互动、有“灵魂”,操作系统正是软件之魂。”麒麟软件有限公司(简称“麒麟软件”)副总裁李滨介绍,去年8月,麒麟软件正式落户中国软件CBD,将在广州打造麒麟软件的区域产品生态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