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前,作为光谷第十二批“3551人才”企业,武汉迪因公司申请创业人才项目资金,提报东湖高新区招才局的线上申报系统。“‘3551光谷人才计划’运行十年,拨付创业人才项目资金是‘规定动作’,但今年提前、提速。”东湖高新区组织部(招才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招才局与财政局联动跟进,询问企业、人才应对因疫情防控的困难和诉求,加快兑现激励政策, “资金下达速度以往少有,拨付流程也做了简化,全部线上无接触办理”。
16日,60家“3551光谷人才计划”入选企业的户头上,资金全部到位,单个企业最高资助达到650万元。收到资金的武汉睿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资助资金能够让企业平稳渡过眼前的困难时期。
没提交任何资料,“康地饲料”获稳岗返还资金
感受到党委政府“及时雨”的,还有康地饲料(中国)有限公司和武汉中百便利店有限公司。
康地饲料(中国)有限公司是武汉市首批复工企业之一,“当时大部分生产工人无法到岗,原料、成品的运输处处受阻,成本也大幅提升,公司面临人、财、物各方面巨大的压力。政府采取的一系列帮扶措施,特别是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的及时拔付,不仅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更重要的是鼓舞了士气,坚定了企业与政府共克时艰、共渡难关的信心。”公司负责人也连连感叹,“我们没有提交任何资料,2019年度的稳岗返还资金2月底就直接拨付到我们公司账户了。”
“疫情防控期间,罗森门店一直坚持营业,但是有些商圈、学院门店受影响较大,武汉人社局2月底就及时到账的稳岗返还金犹如及时雨,让我们企业渡过了难关。”16日,武汉中百便利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尹梅告诉记者,“要为武汉市人社局的行动力点赞,这次稳岗补贴返还,手续简单快速,稳岗补贴快速到账,对我们帮助很大。”
时间就是企业的生命,为将返还资金尽快拨付给企业,武汉市500人(含)以下企业的稳岗返还采取免申报、免资料、免公示的“三免”方式,经过多部门汇审并报市政府批准后,直接将返还资金拨付到企业账户,把以往至少需要2个月的审核时间缩短到了极限的8天。截至目前,武汉市已为6.49万家企业拨付稳岗返还资金5.19亿元。
【政策观察】
政策找企业,资金找企业,服务找企业
国家、省、市惠企政策文件多达116项
“政策找企业,资金找企业,服务找企业,努力让政策跑在受困企业前”,这段时间,武汉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整理的《武汉市应对疫情惠企政策汇编(第六版)》,在武汉的企业家中广泛转发。这个“汇编”,集中了近期国家、省、市出来了一系列暖企惠企政策措施,截至4月10日已多达116项政策文件。
最引人注目的是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印发<武汉市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促进稳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出建立首期200亿元贷款规模的中小微企业纾困专项资金,对武汉市中小微企业提供1年期的无息贷款。记者4月16日向多个中小企业了解获悉,目前企业都在积极申领。
税费惠企力度也非常大。
市税务局介绍,疫情发生以来,财政部、国税总局先后出台4批共21项税费优惠政策。特别是在支持复工复产方面,有9项优惠政策,涉及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出口退税等,以及基本养老等三项社保费单位缴费部分、基本医保单位缴费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