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社局表示,自2月起,武汉市免征各类参保单位(不含机关事业单位)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免征期限为5个月。市人社局介绍,2月份全市共计免征12.12万家单位三项社会保险费20.27亿元,免征期结束后将继续实施阶段性降费率政策。延期办理和缓缴社会保险费,预计2至6月三项社会保险费延期和暂停缴纳总额累计将达70亿元。
武汉市加大稳岗返还力度,在普惠基础上特别加大了对中小微企业和受疫防控情影响企业的扶持。放宽500人以上企业稳岗返还裁员率标准至5.5%。企业裁员(减员)率不高于5.5%的,返还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100%。对参保职工500人(含)以下的中小微企业,则不考核裁员率,直接按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100%予以稳岗返还。对受疫情防控影响较大的酒店、餐饮、旅游等企业及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医疗物资、公共事业运行、群众生活必需等物资供应保障企业、医院则纳入困难企业稳岗返还范围,按照6个月月人均失业保险金标准和参保职工人数,返还失业保险费。
【企业关注】
@武汉中小微企业,这样申请200亿纾困专项资金
武汉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近日发布了《关于印发<武汉市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促进稳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出建立首期200亿元贷款规模的中小微企业纾困专项资金,对我市中小微企业提供1年期的无息贷款。
记者4月16日获悉,《武汉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小微企业纾困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出台,就纾困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名单的确定和分发、纾困专项资金贷款审核与发放、纾困专项资金贷款贴息、监督与管理等内容予以明确。
什么样的企业可以申领?
在武汉依法登记注册的、符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制发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的中型、小型、微型企业。
重点是原本经营正常,但受疫情防控影响而产生暂时流动性困难,经过帮扶能够较快恢复正常经营能力的中小微企业。纾困专项资金优先支持制造业企业(重点保障产业链关键企业),与制造业紧密相关的物流、研发、设计、人力资源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及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其中制造业企业占比不低于60%。
如何申请纾困资金?
工业类、服务业类、商贸业类、农业类企业 根据自身所属行业,向各区经信、发改、商业、农业行业主管部门申报。
区行业主管部门上报市级行业主管部门,由市级行业主管部门审核确定市级纾困专项资金支持企业的名单。
审核后,上述单位将符合规定的企业名单发送至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人行武汉分行营管部会同市地方金融工作局通过“汉融通”平台将企业名单分发至各银行。
同时,企业在武汉市企业融资对接服务平台(简称“汉融通”)注册,并提出申请贷款需求,企业和有关监督部门可在线跟踪贷款审核发放进度。
可享受优惠利率
银行对符合贷款支持条件的企业提供利率不高于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加50个基点,期限不低于1年的优惠贷款,并采取快速审批流程。原则上单户企业贷款金额在1000万元以内,制造业企业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鼓励银行积极发放低于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金额在500万元以下的贷款。
100%贴息,企业先行垫付后返还
武汉对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纳入纾困资金支持名单企业获得的本市辖区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新发放贷款,均给予100%贴息,最长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贴息采取“先付后贴”,即企业先行支付利息,再由银行将企业实际承担的利息报市金融局初审和公示,市财政局复审后将贴息资金拨付给经办银行,由经办行将贴息资金拨付到企业账户上。
(记者康鹏 文涛 章鸽 李佳 章鸽 程思思 徐慧芳 通讯员 彭燕娥 张敏 叶翩 金睿 胡雪柯 李茂行 吕世公 统筹/马振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