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亏损,但我们二季度有望扭亏为盈。”4月16日,泛洲机械制造公司董事长汪磊对长江网记者说,“在我们最艰难的时候,客户不离不弃,党委政府、银行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帮助我们渡过难关。”
当前,武汉市疫后重振的经济发展战已打响,面对企业发展阵痛,武汉市各级党委政府,深入企业纾困解难。记者4月16日走访企业了解到,当前,一大批惠企政策纷纷落实,助力企业渡过难关。
1000万救急贷款,“泛洲机械”有望扭亏为盈
“多亏了这1000万救急贷款。”回想起这4个月的经历,汪磊感叹道。
泛洲机械是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是江铃福特负压救护车换挡机构的独家供应商。今年2月份,各地抗疫急需负压救护车,在国家部委和地方相关部门支持下,企业几天内就恢复了生产。
复产后,泛洲机械面临资金难题。在武汉开发区的协调下,市农商行开发区支行容缺办贷,给泛洲机械贷款1000万元,公司用这笔救急资金,迅速组织原材料和采购外协件,使得零部件及时交付整车厂。
4月8日,泛洲机械正式复工,目前,员工到岗比例为90%,公司的产能也恢复了90%。汪磊说:“四月份产销能恢复到原计划70%,预计五月份能达到正常。预计二季度有望扭亏为盈。”
汪磊说,在企业困难时,如果能得到信贷、税费方面有力支持,企业有信心走出困境。
40%收入免征增值税,“湖北顺丰”轻装上阵
对此,湖北顺丰和武钢有限两家公司,深有感受。税收减免和缓交,让企业有了更多资金,可以“轻装上阵”。
湖北顺丰在疫情防控期间多次协助社会及公益组织运送防疫物资,同时坚持为居民提供必要生活物资派送。公司流向湖北的运输品中,生活物资和防疫物资占比近80%,据税务部门初步测算,约有40%的收入属于免征增值税范围。
疫情防控期间武钢有限公司一直坚持生产,其二三月税费预计共计2.45亿元,本应分别在2月和3月中旬缴纳,税务部门在政策规定的期限内允许企业延缓缴纳,这极大缓解了企业的压力,为企业的资金周转提供了空间。
从申请到拨付只用一周,“迪因生物”人才惠企资金到账
惠企政策要实现纾困解难,不仅要看政策力度,还要看落实速度。
4月16日,建设关键期的武汉迪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收到了来自东湖高新区的人才惠企资金,企业副总经理罗凡说:“项目正计划年底投产,现在工厂建设和设备购进等需要大量流动资金,这笔钱太及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