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调研结果显示,3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预测均值为-6.76%,较统计局公布的1~2月值(-13.5%)上升6.74个百分点。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则表示,3月复工复产进度明显加快,尽管由于基数偏高的原因,可能回升力度低于预期,但从电厂耗煤量看,3月前三周环比改善明显,同比降幅并未明显改善,钢铁产能利用率已回升至去年同期水平。综上,预计3月工业同比增长3.2%。
投资方面,郭晓蓓预计,1~3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24.5%回升至-13%,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由-16.3%回升至-12%。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复工复产加快推进,以及2月以来的投资支持措施发挥作用,1~3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显著反弹,但尚难以实现正增长。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参与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调研时表示,高频数据显示,直到3月中下旬螺纹钢库存、水泥库存才开始去化,反映建筑活动自3月中下旬开始有明显的恢复。根据百年建筑网发布的调研数据,到3月16日,项目实际复工率为74.5%,劳务到位率为63.9%。因此,3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可能回升,但继续负增长。
消费方面,郭晓蓓表示,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有望明显反弹。一方面,随着国内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消费需求有望得到回补和释放。据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数据,2月最后一周及3月第一、二、三周汽车零售分别同比下降61%、50%、44%和40%,显示车市零售平稳改善。另一方面,国家加大对稳消费支持力度,强化消费的“压舱石”作用。中央各部门及各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消费举措,以扩大居民消费、合理增加公共消费、启动实体商店消费、保持线上新型消费热度不减。综合考虑,预计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5.5%,较1~2月回升15个百分点。
疫情短期冲击、总体可控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撰文表示,这次疫情冲击的广度和深度是超预期的,但从主要指标变化的性质及走势看,疫情冲击是短期的、总体可控的,而且部分影响反映了抗击疫情需要付出的代价,无需放大其负面影响。
盛来运强调,疫情没有伤及中国经济的“筋骨”,不改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势头也将更为明显和强劲。
疫情期间,新经济新动能较快成长,转型升级步伐不停。虽然疫情对传统消费和产业造成了较大冲击,但线上消费和智能经济爆发式增长,对冲了部分负面影响,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