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银税互动,解决增信难题。
“由于已售产品货款不能及时回笼,公司没钱买原料、开工资,多亏‘银税互动’的33万元信用贷款帮了大忙!”河南省长葛市立新蜂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高根明高兴地说,当地蜂产品享誉海内外,他有信心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税务部门把申贷企业的涉税信息分类打包提供给银行,企业再不愁没抵押物、贷不到款。眼下,“银税互动”模式已在全国遍地开花,还涌现出不少“升级版”:在广东,银税联手推出面向个体纳税人的“社保贷”;在山西,单户贷款额已调高至300万元;在厦门,小微企业可通过手机实现“秒批秒贷、随借随还”,满足“短、小、频、急”的资金需求……
——开展产业链贷款,助力协同复工。
“只用3天,银行就批给我们15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额度,利率只有2.05%!”江阴市华锋纺织五金配件有限公司负责人徐华康说,省工信厅与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联合推出“复工贷”,在调查了公司上下游企业特别是核心企业生产情况后,为他们扩大生产雪中送炭。
上下游唇齿相依,产业链环环相扣。金融机构通过考察产业链企业整体经营情况,运用应收账款融资、订单融资、预付款融资等方式,开展“全链条”金融服务,让产业链各个环节都活络起来。
“目前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已梳理出数千条产业链条,加紧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预计今年全国金融机构可为产业链上的中小微企业提供应收账款融资8000亿元。”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说。
——用好第三方平台,帮企业“流量融资”。
“没想到,靠线上交易的数据能争取到1000万元信用贷款!”满记甜品首席执行官潘冠鹤说。
“2月初,满记大规模闭店,营业额不足一成。光大银行联合美团,依托平台交易量、点评数据进行风险预判后,及时放贷。现在我们九成门店已开业,营业额恢复到五成,情况在一天天好转!”
由于缺少抵押物、缺乏稳定性,以往一些以线上服务为主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很难获得银行贷款支持。疫情发生以来,多家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银行、互联网平台协作,及时、精准开展小微金融服务。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3月初,样本小微企业账户动账率比2月下旬提高了29个百分点;截至3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12.55万亿元,同比增长25.93%,远高于各项贷款的同比增速。
越来越多的“幼苗”“小树”资金“血脉”畅通,正发出新枝丫。
抓硬件、优服务,提升企业融资“幸福指数”
疫情期间,财税金融部门充分利用移动互联与大数据技术,开展“不见面”“不打烊”的高效服务,一刻不耽搁地把“真金白银”送到企业手中。
——财税服务网上办。
“没想到能这么快办理退税,真是解了燃眉之急!”山东博科消毒设备有限公司财务人员孟艳丽说,公司复工后头寸吃紧,济南市税务部门获悉后,辅导她上网办理退税业务,“不到1小时就完成全部流程,24万元退税款很快到账。”
“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服务并非临时举措,而是持续巩固拓展服务质量的长效之举。”国家税务总局纳税服务司负责人韩国荣表示,目前已推出185项非接触式办税缴费事项,今年年底争取达到200项左右,“依托‘电子税务局’,实现纳税人90%以上主要涉税服务事项网上办理。”
——银行放贷即刻办。
组织抗疫新药生产刻不容缓,信贷资金支持须分秒必争!
1月19日,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成为“肺炎一号”的受托生产方,企业急需资金支持。民生银行应用线上融资产品“信融E”为企业发放贷款近百万元,从线上提交融资申请至贷款发放,仅耗时30分钟!
为了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各商业银行采用科技手段加快新系统、新产品上线,线上与线下联动服务,通过网络、手机、电话等方式,让企业足不出户就能快速办理金融业务。
——跟踪问题靠前办。
近日,新疆永顺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35.5万元延期缴纳税款的申请顺利获批通过。“税务部门主动来对接,一天都没耽搁!”公司负责人钟小涛惊喜之余,连连点赞。
惊喜背后,是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税务局根据税收大数据全面分析重点企业经营情况,开展“靠前服务”的新探索。运用税收大数据,寻找税惠政策适用对象,及时为企业减负纾困,成为疫情期间各地开展税务服务的新亮点。
春风又染群山绿。千万家企业如同劲竹,在源源不断的资金“春雨”润泽下,努力向上拔节,长成更美的风景。
曲哲涵 欧阳洁 寇江泽 葛孟超
